语文教材虽有变,但老师和家长的阵脚不用变,也不用乱,只要遵循语文的基本学习方式,就可以应对万变。
温儒敏(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,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,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)
语文教材又有“新传言”了。过去几年,统编语文教材被炒作了数十次,比如大家经常刷到的“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猛增到72篇”“教材越改越难”……至于这次,传言则是语文新教材将发生“颠覆性变革”“大变动”。
语文教材确实有变,但至于这么夸张吗?近日,语文科目教材主编温儒敏再次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相关说明,对以上言论进行澄清。他表示,所谓“新教材”,其实是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,并非重编,且修订版教材变化不大。
那么,新修订语文教材“新”在何处?哪些年级更换了?语文教材改革究竟遵循什么样的原则?
新学期要换新教材?这是真的,但不是所有年级。
近日,教育部官宣,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,各地正在平稳有序推进。并且,义务教育新修订教材审核程序已完成,道德与法治、语文、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已通过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。
但要注意,今年9月不是所有年级都更换语文教材,根据教育部通告,今年秋季学期只有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新的语文统编教材,其他年级和高中仍用之前的统编教材,明年和后年小学、初中再陆续铺开使用新的教材。
新教材变化很大吗?其实,修订版变化不大,所谓“新教材”,其实是原有版本基础上的修订,完善,是修订版。
8月7日,温儒敏公开表示,这次修订,是为了更好体现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,而并非重编,新教材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变化:课文有少数增删,增強时代性,栏目减少,拼音识字适当降低难度;初中每个单元增加一个“阅读综合实践”。
温儒敏还强调:“之前网上屡有借我名义胡编和炒作的,这回澄清了,不是又要搞什么‘新花样’,并没有出现什么‘大变动’‘大语文’‘大任务’之类。老师和家长放心、安心,遵循课标精神,尊重教学实际,就能用好统编教材。”
事实上,这也不是语文教材首次被炒作,我们注意到,基本隔一段时间,主编温儒敏都要出来公开辟谣。
较早一次全面回应,是在2021年12月,温儒敏直接斥责部分媒体把几年前的“冷饭”又炒一遍发假新闻,而且提到当时就炒作了大概三十余次了。
对于语文教材“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猛增到72篇”“教材越改越难”这两大指责,温儒敏还一一进行了回应。
一方面,对于“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猛增到72篇”的讨论,主要集中在高中。温儒敏解释道,2018年教育部发布新的高中语文课标,就明确指定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72篇,而这也不是“猛增”,多年来高考要求(以前有考纲)古诗文背诵一直都是五六十篇左右,如教育部发文规定第三批新高考古诗文背诵就是64篇。实际上,初中和高中增加比例都不大,小学语文教材才明显增加了古诗文篇目,因为增加古诗文的内容是有必要的,“小学生记忆力好,可多背诵,打好底子”。
另一方面,部分自媒体动辄指责“教材越改越难”,温儒敏也直接批评,这些自媒体,完全就是“张嘴就来”。因为教材设计是要讲难度系数的,必须经过大量调查、层层审查,况且全国那么大、众口难调,难易适中并不容易,“我们在教材编写中也处处在考虑减负,很多一线老师直接参与其中,反复修改,(现在)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了,习作的量也少了”。
那语文教材改革究竟遵循什么原则?
今年年初,温儒敏公开强调:课程一定要改革,但不是推倒一切的革命,不能搞“一刀切”,全国那么大,还是要照顾不同地区学校的不同学情,要在现实基础上改良和革新。
同时,温儒敏谈到,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、语文核心素养,是着眼于立德树人,培养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人。因此,既要克服那种我行我素、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的做法,也要避免那种用一种教学方式(比如任务驱动、群文教学或者大情境、大单元)包揽全局、“一刀切”的奢望。
或许还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——成年后都用不上写作文,学语文有什么用?小学生“死记硬背”那么多古诗文有意义吗?在孩子学语文这件事上,温儒敏也对家长和老师进行了建议。
首先,在学语文、写作文一事上,温儒敏专门解释到,学语文不只是为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,还有特别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,就是通过语文学习达到的思维训练,“高考语文命题也在往这方面靠拢,不只是考知识掌握的完整熟练程度,更要考脑子是否灵活”。
其次,关于古诗词教学,温儒敏给老师们的建议就是反复诵读,要让同学们读得滚瓜烂熟。而且,他还让老师不要全都安排朗诵,要有自由吟诵。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诵读方式,前者往往带有表演性,是读给人听的,容易沦为固定的“腔调”,也就是所谓的“语文腔”,而后者是自我陶醉式的诵读,更有助于沉浸到作品中去。
在温儒敏看来,古代诗词带有很强的音乐性,读来琅琅上口,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、汉语之美,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,总之是积淀下来,有所感觉了,就起到熏陶的作用了。
再者,前面提到小学教材里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,温儒敏也专门提醒,不必对小学生要求过高——意思就是,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、意义价值、艺术手法等方面给小学生讲太多,但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,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背景材料,比如诗人写这首诗的故事,“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低,但想象力却可能比大人丰富,对于诗词的审美含义,更加要注意不要做生硬的标准化的解释”。
总结起来就是,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词,还是要让他们大致明白诗中所写的内容,不要字斟句酌,逐字逐句分开来解释。中年级和高年级要逐步引导读诗时的“会意”,多少有些领悟,虽然也不一定非常清楚。
温儒敏认为,要求学生把诗意说得“很明白”,是不合适的。即使因为考试,掌握所谓“标准答案”,那也要给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“说法”,“作为老师,我们要给‘诗教’留一个比较灵活的空间,不被应试教育全给挤满了”。
所以,总结起来,语文教材虽有变,但老师和家长的阵脚不用变,也不用乱,只要遵循语文的基本学习方式,就可以应对万变。
转自 | 语文学习、长城新媒体